CSIAM GDC “AI 赋能下的 CAD 核心问题与前沿探索” 研讨会
会议介绍
人工智能 (AI) 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由于 CAD 模型以高精度几何表示、复杂拓扑结构和严格工程约束为特征,使得 AI 方法难以直接迁移,这也为 AI 在 CAD 领域的落地带来了新的难题。
CSIAM GDC “AI 赋能下的 CAD 核心问题与前沿探索” 研讨会将聚焦人工智能与 CAD 的结合过程中的关键困难与核心问题。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图形学实验室 (https://graphics.xmu.edu.cn) 曹娟、陈中贵教授负责组织,将于 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在厦门大学海韵校区举行。研讨会将邀请等学界与业界的多位专家分享他们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报告主题包括三维智能视觉与 CAD、船舶 AI 模型库搭建及智能模型生成、AI 驱动的 B-Rep 生成、CAD 生成的两种范式:B-Rep 直接生成与序列式建模、国产几何内核引擎研发与AI融合、模具行业软件使用特点和趋势。本次研讨会注重深度交流,旨在汇聚学界与企业界的不同视角,梳理 AI 在 CAD 领域的主要挑战,探讨潜在解决思路与研究方向,为推动 CAD 智能化发展提供启发。
注册参会
本次会议免收注册费,为了方便会议组织及入校报备,请填写报名表(报名链接)。会议场地容量有限,优先教师注册,按报名顺序先到先得。
由于需要提前进行入校报备,会议报名截止时间为 9月22日。第一次入校需要刷身份证,之后可以刷脸入校。
推荐住宿酒店:
鹭江佲家酒店(地图),距会场1000米;订房热线:18020722505 林经理,别墅精选房(大床或双床)400元,含早,订房 Code:GDC研讨会。
会议安排
时间 |
活动内容 |
14:00-15:20 |
Session 1,主持人:曹娟 |
时间 |
讲者 |
单位 |
题目 |
14:00-14:20 |
刘玉身 |
清华大学 |
三维智能视觉与 CAD |
14:20-14:40 |
杨义军 |
西安交通大学 |
船舶 AI 模型库搭建及智能模型生成 |
14:40-15:00 |
全卫泽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AI 驱动的 B-Rep 生成 |
15:00-15:20 |
秦飞巍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CAD 生成的两种范式:
B-Rep 直接生成与序列式建模
|
15:20-15:50 |
茶歇 |
15:50-16:20 |
Session 2,主持人:陈中贵 |
时间 |
讲者 |
单位 |
题目 |
15:50-16:05 |
孙文愈 |
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国产几何内核引擎研发进展与AI融合展望 |
16:05-16:20 |
张传忠 |
厦门金龙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模具行业软件使用特点和趋势 |
16:20-17:30 |
圆桌讨论,主持人:刘利刚
|
讲者报告
-
题目: 三维智能视觉与CAD
-
讲者: 刘玉身, 清华大学
-
摘要: 三维视觉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推动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的深度发展。多源异构数据(如多视图图像、单视图图像、点云与文本)为三维重建与生成提供了多样化的输入途径,经由重建或生成方法可获得网格(Mesh)或三维高斯表示(3DGS),并通过智能处理进一步转化为三维基元,实现从网格到CAD以及从基元到CAD的建模。三维智能视觉的研究贯穿重建、生成处理和大模型等环节,在数字化设计、CAD逆向工程、BIM建模、数字孪生以及VR/AR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并逐渐成为推动三维几何建模与智能理解的关键驱动力。
-
个人简介: 刘玉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三维计算机视觉、三维智能重建与生成。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承担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TPAMI/TIP/CVPR/ICCV/NeurIPS/ICML等CCF A类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多篇,谷歌学术总引用7000多次。担任多个CCF A类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计算机图学专委会委员等。研究成果获得CCF CAD&CG专委会2021年度“优秀图形开源数据集”奖,1篇TPAMI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斯坦福与爱思唯尔发布的“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教学成果获得2025全国高校程序设计教育大会优秀案例特等奖、清华大学精品课程、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等,指导博士生获2022年中国图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十二届百度奖学金(全球共10位),研究生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等。
-
主页: https://yushen-liu.github.io
-
E-mail: liuyushen@tsinghua.edu.cn
-
题目: 船舶AI模型库搭建及智能模型生成
-
讲者: 杨义军, 西安交通大学
-
摘要: 介绍船舶应用特别是船舶小样建模中模型数据的表示形式,以及船舶小样模型数据库的搭建,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大模型和transformer的船舶小样智能模型生成。
-
个人简介: 一直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与几何引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几何建模与数字几何处理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及贡献,在十余年间针对几何引擎架构及算法,自由曲面最优参数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约束离散曲面几何处理算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系列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稳定高效的优化算法。
-
主页: https://gr.xjtu.edu.cn/web/yangyijun
-
E-mail: yangyijun@xjtu.edu.cn
-
题目: AI驱动的 B-Rep 生成
-
讲者: 全卫泽,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摘要: 边界表示(B-Rep)是现代CAD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三维形状表示方式。尽管深度学习在多种几何表示学习中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B-Rep同时结合连续几何与离散拓扑的混合特性,其生成建模仍面临巨大挑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B-Rep建模中,如何设计合适的表示是核心问题之一。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课题组在该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1)面向B-Rep生成的自底向上学习框架;(2)基于Voronoi Half-Patch的自回归B-Rep生成方法。
-
个人简介: 全卫泽,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和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主要从事可视媒体生成、AI+CAD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ACM TOG、IJCV、IEEE TIP、CVPR等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自然面上/青年/重大子课题;主持/参与多项企业委托项目,部分成果应用于华为、腾讯、蔚来等企业。获得GDC 2025最佳论文奖、2023年度“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2021年度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优秀专利奖”。担任国际期刊The Visual Computer编委,Virtual Reality & Intelligent Hardware (VRIH)期刊青年编委。
-
主页: https://weizequan.github.io
-
E-mail: weize.quan@nlpr.ia.ac.cn
-
题目: CAD生成的两种范式:B-Rep 直接生成与序列式建模
-
讲者: 秦飞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摘要: 本报告探讨CAD模型智能生成的两种主要技术范式。第一种范式是B-Rep直接生成方法,我们提出了BRep-GD框架,首次将图扩散技术应用于B-Rep模型生成,通过连续拓扑图结构和解耦技术,在保证几何一致性的同时显著提升生成效率。第二种范式是序列式建模方法,我们开发了Drawing2CAD框架,实现从2D矢量工程图纸到参数化CAD模型的跨模态生成,采用双解码器Transformer架构将CAD生成重新定义为序列到序列学习问题。两种范式各有优势:B-Rep直接生成方法更适合复杂几何拓扑关系的建模,而序列式建模方法更贴近传统CAD设计流程,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认为未来CAD生成技术将朝着多模态融合、混合建模方向发展,结合两种方法优势实现更智能高效的CAD模型生成。
-
个人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理事,2023年入选杭电钱江学者杰出青年人才计划,2024年入选浙江省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CAD、计算机视觉、医学影像分析等。已在相关领域发表包括高被引、SCI中科院一区、Top、CCF A在内的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0多项,获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担任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编委,多本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7项。近五年教学业绩考核连续为A级,2024年学评教排名全校第一,指导学生国家级大创立项16项,浙江省新苗项目立项11项。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蓝桥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国际医学图像分析挑战赛等竞赛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60多项。
-
主页: https://faculty.hdu.edu.cn/jsjxy/qfw/main.htm
-
E-mail: qinfeiwei@hdu.edu.cn
-
题目: 国产几何内核引擎研发进展与AI融合展望
-
讲者: 孙文愈, 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摘要: AI 技术加速渗透工业软件领域,现代工业对 CAD 系统提出复杂模型高效建模、高精度逆向工程、快速设计迭代的更高需求,传统 CAD 系统需进一步突破以适配这一趋势,亟需通过AI与CAD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建模智能化水平、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度。本报告将介绍海舟在国产自主几何内核引擎与约束引擎领域的研发进展,阐述其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支撑基础参数化建模与设计编辑功能上的阶段性突破,展现国产内核适配国内工业需求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在 AI 赋能 CAD 参数化模型生成等方面的相关实践,并结合船舶领域的应用需求,探讨船舶工业设计研发过程、CAD系统及内核引擎等方面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对AI技术的可能需求,为 AI+CAD 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提供参考。
-
个人简介: 孙文愈,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曾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几何计算、CAD/CAE工业软件领域技术研发,作为技术负责人及核心技术骨干参与多项工信部、科技部项目,主持开发了船体型线智能化软件、螺旋桨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几何约束引擎及智能约束推断引擎等软件系统,累计发表论文20篇,申请发明专利26项。
-
E-mail: swy5003@163.com
-
题目: 模具行业软件使用特点和趋势
-
讲者: 张传忠,厦门金龙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摘要: 模具行业在生产成本中约有2%的支出用于软件采购与使用,这进一步压缩了本就有限的利润空间,可谓“苦软件久矣”。现有模具设计软件通用性虽强,但效率偏低,导致重复性设计工作繁多,难以满足快速迭代与高效设计的需求。为应对这一问题,将人工智能(AI)与计算机辅助技术(CAX)相结合,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可行途径。本报告将结合行业特色,介绍目前的探索思路,包括通过正向开发实现系统集成与模块化应用,以及构建可复用的行业数据库以支持设计调用,从而推动模具设计流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
个人简介: 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委员,福建省模具协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厦门金龙汽车智能科技公司模具中心主任。2015年来金龙筹建模具中心,组建百人团队,实现年产2000吨高精密冲压模具能力,填补福汽集团空白,使企业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汽车冲压模具厂商。近五年完成超100项模具开发,产值突破2亿元。主导/参与6项国标/行标制定(含第一起草人1项、第二起草人2项),参与推动《鞋底模具通用技术规范》入选2024年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发表论文6篇(含核心期刊2篇),获中国模协“精模奖”二等奖,拥有专利18项,并积极推动福建省及厦门市模具行业标准化进程。
-
E-mail: 13861175963@163.com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
承办单位:
几何设计与计算 (GDC) 专委会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